也許你曾在小時候夢想著擁有自己的電影院,放映自己喜歡的電影,無奈長大後卻不曾實現夢想。
4am Station 的所在地址,標誌著一間二輪電影院的歷史軌跡,在變成活動空間以後,不變的是它仍然可以承載許多人的夢想與期望,而更重要的是 4am Station 的存在本身,就帶著主人小葉希望達成「空間共享」的願景。
————————————————————————————————
從二輪電影院轉變成為活動空間
彎進南港玉成街的小巷,從半掩的車庫門走進 4am Station ,彷彿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的時空。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挑高的天花板,從上頭垂下渾圓的燈泡;視線往下移動,會發現在都市中難得一見的紅磚牆、白磁磚牆,帶著陳舊的痕跡卻熠熠生輝;老式車款、塑膠桌椅與彩色沙發共存於空間之中,讓復古與現代的元素相互碰撞卻不感到突兀。這就是 4am Station 給人的感受,讓不同風格的事物都能在同一空間中開花結果。
(4am Station中從舊咖啡廳搬過來的彩色沙發)
在成為現在所見的樣貌以前, 4am Station 其實是位於南港的二輪戲院,自從納莉風災以後便停止營業、廢棄多年,但也因為這樣特殊的背景,造就 4am Station 有別於其他場地的樣貌。
「這些裝潢都是我自己弄的,我就是喜歡自己動手做。」 4am Station 的創辦人小葉這麼說。
雖然小葉沒有設計相關的背景,但對於空間規劃十分有自己的想法。曾經在東區經營 4am Café 的她,發現店家結束經營後會造成許多建材浪費,因此在整理戲院舊址的過程,她盡力保留原場地的文化資產。在 4am Station ,你可以看到戲院留下的老式放映機,紅磚牆與水泥天花板則是在拆除過後裸露著原始的樣貌。
除了保留場地原物以外,小葉特別喜歡舊物利用,桌椅與沙發等家具都是從原本的咖啡廳移動過來的,空間中也隨處可見她從其他地方搬來的門板與裝飾物,最特別的是空間內的其中一個牆面是用天花板拆卸下的材料進行拼貼,完全實踐小葉希望將資源浪費降到最低的理念。
————————————————————————————————
透過場地設計巧思,讓各式各樣的事情在這裡發生
(天花板挑高8米的無柱空間,有著軌道燈的設計)
談到 4am Station,小葉最自豪的就是它有著挑高8米的天花板,場地的四面牆壁各自展現不同的特色,而且整個空間之中看不到任何一根柱子,非常適合作為拍攝用途。除此之外, 4am Station 的燈具設計也不同於其他場地,使用容易拆卸與裝設的軌道燈,方便因應各種活動的需要來設計與改變。
(4am Station經常進行拍攝活動)
過去經營咖啡廳時,小葉結識了來自影劇圈和音樂圈的朋友,也因緣際會接了許多拍攝活動。在 4am Station 曾有知名樂團到此拍攝MV,把原本的軌道燈拆下來,裝上垂到接近地面的鎢絲燈泡,鋪上滿地落葉,營造出秋天的氛圍。另外曾有外國劇團到此租借空間,搭起舞台就地排演, 4am Station 裡也有化妝間可提供演員使用。
(在4am Station舉辦的藝文展覽活動)
(在4am Station的課程講座活動剪影)
除了拍攝以外, 4am Station 本身散發的藝術氛圍,也很適合做藝術展演,空間可以依據展覽的需要設計動線。 4am Station 也很歡迎企業到此舉辦講座,可以提供容納超過百人的空間,也可以提供椅子與投影設備。
小葉非常樂見在 4am Station 裡舉辦各類型有特色的活動,而在各式各樣的活動中,讓小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由一個多媒體應用公司所設計的機器手臂結合投影的作品,在這個幾乎沒有回音的空間,做出完美的呈現。
————————————————————————————————
完成空間共享的願景
(小葉(右一) 以及參訪者們)
「我希望這個空間有很多不一樣的事情發生,我就是給一個框,讓大家各自發酵。」小葉這麼形容空間經營與發展。
談到空間的創設,小葉一開始並沒有設想服務特定的族群,而是在空間中配置最基本的設備,像一片空白的畫布,等著舉辦活動的人們在這片畫布上揮灑斑斕的色彩,留待客人用想像力與創造力,發揮這個空間的最大價值。
當初之所以創設空間,就是希望能夠物盡其用、達成「共享」的目的,畢竟土地資源有限,若是所有設施都得私有化,就會不斷有人為了新的目的而創設新空間,造成資源的浪費與使用無效率。
帶著這樣的理念,讓小葉即使在經營遇到挫折的時候仍堅持下來。如果你有滿腦子的創意無處抒發,如果你也想為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盡一份心力,那就到 4am Station 來點燃屬於自己的火花吧!
到 Pickone 看看 4am Station 的方案吧:
4am Station挑高8米無柱/松山站走路 5分鐘/免費音響 300 人展演空間
受訪者:小葉 / 作者:楊以瑄、蔡硯涵、岡百琪